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史载,明清时期,在我国南方各地农村土地租赁中出现了永佃的现象,如浙江临海县,“地方乡例,租人田种,原有佃价与田主的,佃户无钱,把佃田转佃别人,不拘年月,原许原佃赎回耕种的,若田主把田卖与别人,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叫做卖田不卖佃。”永佃契中一般都有“其田租如不欠租,听其永远耕作”“自安之后,务要用力耕作,不得抛荒丘角,亦不得欠少租粒,听佃永远耕种,黄家(指业主)不得另召”等内容。
    材料二  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城市化相关的人口爆炸需要日益增多的食品,于是人们便进行集约耕作,甚至扩大耕种面积。这些变化往往来自荷兰或英国,被称作“农业革命”,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像工业上的变化那么迅猛,所以称之为“农业变革”较为妥贴。
    田野上可以看见新的农业机器,出现了蒸汽脱粒机。在英国,传统农民已经消失,从此土地由农业工人或小耕作者耕种。
       1850年左右,将农民系于土地之上并迫使他们耕种土地的封建制在西欧已基本上消失……
    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和运输业的发展,欧洲人口的食物得到改善,周期性缺粮情况越来越少,但发展并不均衡。
    农业变革使工业化更充满活力。农业的盈余创造了资本,资本再次投入运输业与工业,促进了新技术在欧洲的传播。
    一一摘自《欧洲史》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永佃制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佃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8至19世纪欧洲发生“农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对欧洲带来的影响。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