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认识时代精神既是走进历史也是关注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 题。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 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凤 , 州共贯也。”
    --摘编 自 黄朴民 《 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材料二
    1916年 6月 4日,天津《 社会教育星期报》刊载了曲实业家宋则久撰写的《 维持国货歌》 :
    洋货好,洋货好,每年进口四万万,雪白银子不见了。
    洋货好,洋货好,中国立场立不住,穷人遍地怎样了。
    洋货好,洋货好,漏 卮不塞国将亡,高丽前车不远了。
    国货好,国货好,人人尽用本国货,工场多时闲人少。
    国货好,国货好,衣食充足知礼义,地方安靖盗贼少。
    国货好,国货好,漏卮既塞国富强,吾人担负自然少。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伴随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义勇军进行曲》、 巛毕业歌》等救亡歌曲通过银幕、 舞台、广播等途径,在 社会上产生 了 广泛的影响。“民众歌咏会”等歌咏团 体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各地,逐 渐形成了群众性歌咏热潮。19夕 年全面抗战的爆发激发起更多作曲家的创作热情,他们创作的 《 大刀进行曲》、《 到敌人后方去》 等抗战歌曲传唱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38年1月 ,“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在式汉成立,提出“要用歌咏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把他们唱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规模宏大的群众歌咏活动唱响着团结抗战的激昂 旋律。
    --摘编自陈聆群《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材料四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某班研究性学习活动决定以“实现 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为题布置纪念展览,以下是他们准备的部分展览资料
    序号资料序号资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双百方针”万隆亚非会议
    香港、澳门回归“两弹一星”
    《论十大关系》恢复高考制度
    重返联合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邓小平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 ,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其历史价值。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汉武
    帝“构筑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
    (2)材料二的《 维持国货歌》反映的是当时哪一场群众斗争的基本诉求?根据歌谣唱词,归纳“维持国货”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况20世纪2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指出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4)结合材料四的展览要求,从表中选择至少三条资料提炼出一个具体主题,并对所选资料中的任意两条予以相应阐释。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予以说明。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抗日战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