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发展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1)材料一中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将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并将其建设主要放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
    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答曰: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8月8日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建设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从中你能发现促成这些现象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