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朝着“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变迁?
    【考点】百家争鸣,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中西方文化交流,古希腊哲学,启蒙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