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近4300万人,占人口总数
    1
    10
    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
    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13年10 月6 日,国会两院在所谓公民团(实为袁手下伪装的士兵警察及便衣特务)的叫喊声中,举行总统选举。这些人包围了国会,叫嚷“今日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场一步。”但即使在这种恐吓之下,袁在前两次投票中仍未能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而只是在第三轮投票中才得以获得多数选票。10 月10 日,袁正式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也变成正式的政府。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表现。
    (2)根据上述材料,对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艰难性加以说明。
    【考点】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