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关税平等
    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国门洞开”
    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并完全征服印度
    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材料二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后来的条约附件又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在最惠国原则发展历史上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相互无条件是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的原则
    --高心湛《“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材料三
    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国家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出口
    总额
    进口
    总额
    出口
    总额
    进口
    总额
    出口
    总额
    进口
    总额
    出口
    总额
    进口
    总额
    出口
    总额
    进口
    总额
    哈萨克斯坦3289616011355157217202212228738972909
    塔吉克斯坦55762118541514414
    乌兹别克斯坦51810427147200172403230451
    吉尔吉斯斯坦77421465624569493110867105
    --周肇光《区域经济学概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了怎样的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该准则的推行对世界经济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所述,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在实施过程中英国对中国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有何区别?这种对中国的区别对待给近代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贸易的趋势。从区域合作角度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