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摘自《札记》
    材料二  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零星传入中国,当时人们把它当作“均平治世”的学说。节译的《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曾翻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也满怀豪情地宣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社会主义是热情向往的。
    --摘编自王芸《从天下大同到社会主义》
    材料三  新加坡现代化过程中,儒学的影响也相应地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作为浸润在广大民众文化心理之中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自发发生作用,二是统治者以政策、律令形式自觉实施;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使儒学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罗传芳《儒家传统与新加坡发展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的治国理想,并举例说明其对中国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影响?(任举两例)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知识界对社会主义是热情向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学对新加坡现代化影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儒学为何能在新加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考点】儒家思想的形成,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维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