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材料一:2014 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
    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
    社会富足度竞争力721
    发展效率竞争力532
    一、二级城市822
    一般城市266
    经济总量11.8万亿元45.59%8.25万亿元31.8%5.86万亿元22.59%
    经济增速6.5%10%12%
    注:“长江经济带”的基本发展情况是:下游繁荣,科技发达,制造业优势明显,中游次之,上游相对比较贫困,但是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红利大,自然资源比较充足。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可带动约6 亿人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一是“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形成“T”型结构:30 多年来“沿海一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支撑格局,而现在“沿江一横”长江横向经济带,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将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二是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三是长江经济带和别的经济区域最大的不同是把东、中、西部天然连接在一起,可以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形成开放新局面。李克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也是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全流域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要把建设长江经济带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带动创业就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同时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
        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的一个战略倡议。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来促进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深化全方位的合作,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它秉承着开放、包容的原则,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这一个发展的大潮流。 该规划也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2 )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的合理性?
    【考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生态文明建设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