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产生后,促改革、反腐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大亮点引人注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我国目前反腐败的力度日益加大,关于腐败的天敌,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公开是腐败的天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观点二“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所有者,才是腐败的真正天敌。”
    材料三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的经济原因。
    (2)请判断材料二中关于“腐败的天敌”的两个观点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并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谈谈反腐败对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的重要性。
    (3)运用《哲学常识》中有关“认识和实践”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
    【考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宗旨和指导思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材料分析题,辨析评析题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