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慈善事业体量的增大,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处,《慈善法》为爱心保驾护航。
    《慈善法》明确提出,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有利于将更多的慈善资源引导、汇聚到扶贫济困这一重点领域,引导慈善参与扶贫攻坚,促进更多的人口尽早脱贫致富。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国家应当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我国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
    (2)阐述《慈善法》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3)慈善就在我们身边,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应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慈善。
    【考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