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几千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20世纪50年代,寄生虫对当时抗疟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为解决越南战场医疗告急问题,中国启动抗疟项目,动员全国医药力量,但科技研发更需要专业精英和天才。屠呦呦团队尝试从中药里提取和分离抗疟有效成分,虽条件艰苦、设备落后,但仍不断寻找,从历代医籍药方、各地药志中收集汇总出2000多个治疟药方,精选编成《疟疾单秘验方集》,接着筛选一批药方做鼠疟实验,后勤供应不上,甚至搬来家里水缸类器具存放危险品,但疗效不稳。
        1971,屠呦呦又组建科研小组,重读中医古籍,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改用低沸点溶剂处理青蒿,得到的提取物疗效更高更稳,第191次实验中提取的药物样品显示出100%抑制率。
        1972年中科院用当时最先进的“X-衍射法”帮助确定青蒿素提取物的立体化学结构,意味着发掘出全新的抗疟药--青蒿素。
        1973年,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甚至亲自试服,抗疟疗效提高了10倍。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中国举行会议,屠呦呦被安排向西方医药学家介绍研发青蒿素全面情况。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青蒿素在毫无保护状况下流失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屠呦呦研究团队的成功之处。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如何推动对青蒿素的认识深化的?
    (3)知识产权已成许多国家发展、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请就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提出两条建议。
    【考点】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