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

    (1)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下表所示(“一”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就越高)。

    实验一

    组别

    生长素的量

    大豆芽长度

    A

    16mm

    B

    24ram

    C

    ++

    33mm

    D

    +++

    23ram

    实验二

    组别

    乙烯利的量

    大豆芽长度

    a

    16mm

    b

    14ram

    c

    ++

    12ram

    d

    +++

    10mm

    ①从实验一的A组结果来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在植物体内,生长索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添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通过实验一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由实验二可以得出:乙烯利能够________胚轴生长。

    (2)一般来说:儿童食用用生长素处理的“激素豆芽”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促进其长高,原因是________。但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不当,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如图中,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乙烯利的抑制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填“持续兴奋”、“不能兴奋”或“不受影响”)。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