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近几年我国西、北地区经常遭受大风暴的袭击,异致土地沙漠化严重,水土大量流失,为了保护广阔的草原面积,京北坝上第一草原利用沙棘的耐旱、抗风沙性,在已盐碱化的土地上种植沙棘用于恢复生态,从而保持水土,如图1为预期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盐碱土地,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原有的 ______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故该地区沙棘、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演替.
    (2)该群落中沙棘种群在年初个体数为500,一年内新生个体100个,死亡个体50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______
    (3)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沙棘群落进行深入调查,并绘出该群落中的沙棘与甲、乙两种动物,(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如图2).乙种群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 ______ .随着甲种群的数量增多,短时间内沙棘、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是 ______ ______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 ______ 稳定性.
    (5)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査中,常采用 ______ 的方法对小动物进行采集,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 ______
    【考点】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