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    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③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下图(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   个/mL。


    (2)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   。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的    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3)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椭圆萝卜螺

    516

    15

    231

    270

    ①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     (kJ·m-2·a-1)。

    ②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 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实验处理

    A

    B

    a.预处理的湖水

    b.经48 h饥饿的椭圆萝卜螺5只

    c.水生植物(食物)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 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    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考点】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生态工程的原理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