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对 饮      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大哥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他跑起来的样子像被敲了腿的狗,两条腿一撇一撇的。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痒了不是?”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对着里面喊:“有本事你死里面!”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就呵呵地笑:“又咋了?你们爷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坏了!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总会想起这些故事。

    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

    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两个暴躁易怒的父子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的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同样在心脏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大哥问:“重不重?”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大哥说:“不疼了。”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

    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我说:“三十年西凤。”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餐桌上出现了多年前熟悉的一幕。

    父亲和大哥,他们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1)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有关父亲和大哥的四个场景。请把下面的场景补充完整。

    场景一:      1                 场景二:大哥和父亲叫板

    场景三:大哥给父亲洗澡     场景四:          2     

    (2) 第7段和第19段都有一句“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这两段中的意思有何异同。

                                                                         

                                                                                 

    (3) 本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生动活泼、自然通俗,请你在3、4两段中任选一句简要赏析。

                                                                        

                                                                                  

    (4) 有人说本文的题目可以改为《父与子》,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考点】小说内容与主题,小说情节结构、线索和思路,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小说语言,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个性化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