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

    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1)观察材料一的数据,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指出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1978年冬天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民绝不会想到自己在饥饿驱使下所签的“生死文书”日后竟能进入历史博物馆以供后人瞻仰。

    契约全文为:“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生死文书”为什么能进入历史博物馆供后人瞻仰?

    材料三 陈桂棣、春桃夫妇在《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曾经总结说:改革20年后的小岗村只有8个字可以形容——“江山依旧,旧貌犹存”。南京农业大学陈文林教授认为:小岗现在应该是“落后”的代表!

    材料四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誉为“天下第一村”。国内外媒体、考察华西村的学者和团体先后从不同角度寻找华西村成功的原因。当了解华两村改革发展的实践以后,更多的人认为:是制度、机制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使华西村长盛不衰。

    (3)根据材料三、四,谈谈你的认识。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失误,经济体制改革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