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27、(26分)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方式和观念往往折射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材料二   此前人们的生活消费都纳入到封建社会严密的体系之中,衣食住行都有严密的规章典制……但到了晚清,封建力量衰退,尤其在租借,封建专权的力量更受削弱,使平民也有权去挥霍享乐。到了19世纪的70—80年代,崇尚奢靡的消费风潮愈演愈烈。

    材料三  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元

    195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

    3.07

    15.22

    90.9

    268.95

    材料四  五十年代,许多上海家庭都把余钱用于购买缝纫机。这样既能自制一家老少四季衣服,还能帮人做衣服收回成本。……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谈及消费很多人认为总重要的该花的钱是用于掌握信息、文化知识。相当多的上海市民不在固守“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越越多的人接受消费贷款。      ——摘编自《变化中的上海市民消费观》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消费风气的变化,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据材料三,分别概括1958——1978年和1978——2008年国庆消费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10分)

       (4)结合以上材料,你对不同时期的消费有何认识?(4分)

    【考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十年“文革”对经济的破坏,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