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①。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注解①: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也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步伐、转换身形。)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下图: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清朝的对外态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并列举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时的两项重大外交活动。

    (3)依据材料三,分析促成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态度或外交状况的根本原因。

    【考点】鸦片战争的概况及影响,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