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信息交流工具,语言对于研究社会变迁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8年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日后英国文书都用英语书写,遇到中英文意冲突时,以英文为准。

    1862年

    广州买办唐廷枢,因为目睹“诸友不通英语,吃亏者有之,受人欺瞒者有之,……受人凌辱者有之”,特地发奋编写的英语教科书《英语集全》出版。此书不但方便中国人自学英语,也可以让英美人士学习汉语,风行海内。

    1868年

    (同文馆学生)张徳彝首译了“自行车”,“电报”“螺丝”,还向国人介绍了诸如“蒸汽机”“升降机”“管道煤气”“标点符号”乃至“巧克力”等新事物。

    1877年5月

    《申报》一则启事招买办,要求“须识英语并熟于进出口各货生意”。

    1891年

    《纽约时报》刊发消息:“今年20岁的大清国皇帝陛下,目前正由两个受过英美教育的北京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

    1904年

    《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以英语教育为重要内容的近现代新式教育的正式确立。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后,民国初年英语教学在晚清及清末已进行了几十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日渐巩固。

    以“英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题,运用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论述。
    (要求:1.观点明确清楚 2.论述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合理充分)
    【考点】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及辛亥革命的功绩,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报刊业走向繁荣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