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考生在A、B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题号后面的方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的运动常有宗教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常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加尔文的信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的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据恩格斯的评论 

    材料二 加尔文提出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 “选民”和“弃民”的标志。 

      材料三  日内瓦的教会和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加尔文的设想组织起来的。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选出。……执事是由信徒选举产生的不脱产的协助长老和教师的教会管理人员……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或称宗教法庭,由长老12人和牧师5人组成……每星期四举行一次例会。……政府的最高机构是大议会和小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编》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何种形式?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恩格斯为什么称“加尔文的信条只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的大胆的分子的要求”?(8分)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起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李斯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籍寇兵,赍盗粮者也”。王(赢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始皇帝在王翦要求统军60万灭楚,李信自言只需20万灭楚,始皇帝任用李信;当李信进军楚国受挫时,……王翦继续要求出兵60万,秦始皇也是诚恳地回复他“为听将军计耳”。                         

    ——李育华、王向辉《浅谈秦始皇的文化开明政策》                    

    材料四 政治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蒙毅,军事方面的人才有王氏、蒙氏父子,外交方面的人才有郑国、监御史禄,法律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赵高。在七十位博士中也有来自各家各派的人才,并不偏重于一家一派。就连民间经济人才乌氏傈、巴寡妇清,赢政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美国。

    ——范双杰《试论赢政的用人之道》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即位前后所面临的社会状况。据材料二,概括李斯反对“逐客”的理由。对此,秦始皇的态度是什么?


    (2)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秦始皇在用人过程中体现的品质和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用人之道的积极作用。

    【考点】欧洲的宗教改革,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