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选做题:本题有两个题目,请选择要做的一道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和法国同样热衷于批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的条款。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如果在群情激昂的日子里,协约国政府同意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如果他们也愿意把被德国指控犯有同样违法行为的他们自己的任何国民交付审讯,那么整个诉讼程序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并且会成为人类要求使国际法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法律保证。                    ——摘编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解决失业问题,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大胆的公共工作计划,从而骗取了民众的支持。在1932年举行的大选中,纳粹投票支持率飙升到了37%以上,此后,纳粹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德国国会中的最大集团。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当选为德国总理。就这样,德国民主走向毁灭的道路。

    ——摘编自尼尔·费格森《世界战争——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关于审判战犯的观点并简析其合理性。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民主走向毁灭的道路”的原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莹(1785—1853年),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复起”。1843年,姚莹被捕入狱。后经友人大力营救出狱,但仍被贬谪川、藏。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15卷。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书中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认为“知彼虚实”,“徐图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姚莹五战五胜却被捕人狱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姚莹进行简要评价。 

    【考点】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维护和平的尝试,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走向世界大战,其他历史杰出人物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