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翻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性。”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创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 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严复在译著《法意》中指出,“如孟氏(孟德斯坞)所说,则专制云者,无法乏君主也”。“秦固有法,而自今观之,若专制之尤者”,严复认为“法”字是有歧义的。“孟氏之所谓法,治国之经制也。……上下所为皆有所束”。秦所谓的法,“直刑而已矣。所以驱迫束缚其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以及对秦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论述的西方与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差异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产生这一论述的意图和时代背景。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道家、法家和墨家,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维新变法思想,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