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县城通常为三里。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在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城里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采用了与山西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窑洞(砖拱顶)式建筑结构。

       ——摘编自曾晓华《从西安到平遥》等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摘编自王星明《徽州古村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建筑活动”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指出各自的“范例”所在。

    (2)概括上述“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

    【考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