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

    材料二    起塞(泛指长城)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恒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用摧折的树木,竹子做成的边墙)溪谷水门,稍稍平之。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

    材料三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建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康熙》

    材料四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城的修筑方法和建筑风格。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

    (3)材料四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

    【考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