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

    材料二 辽河河口三角洲孕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养殖业发达,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鱼、虾等海产品的围海养殖面积达83456亩。

    (1)简述辽河三角洲地区芦苇分布面积广的自然原因。



    (2)随着国家供给侧制度改革,当地工业去库存、去产能,造纸业有所萎缩,芦苇的价格走低,辽河三角洲出现了开垦湿地的现象。简析开垦湿地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请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芦苇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材料三下左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下右图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4)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

    【考点】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国分区地理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