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30.【A】海洋地理

    阅读并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南海作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阅,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千米的浩瀚海域,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 南海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图17)。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

    A_______,B_______。

    (2)C地分布着我国著名的盐场,该地区制盐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_______

    (3)D附近海域是赤潮影响严重的地区,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_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的原因_______

    30.【B】环境保护

    阅读并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抉择。

    材料二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材料三 图18为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和生活垃圾处理示意图。

    (1)读材料分析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_______理由是_______。

    (2)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作用    D.回收处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字母)

    (3)阅读材料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_______,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_______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中国分区地理,海底地形的分布,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