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如何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指导当前社会生活。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对世界的意义

    【考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