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中国画

    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经过历代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和求索,中国画已成为中国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在表现手法上,中国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直接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如山水画、花鸟画等,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比如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既深化了主题,又丰富了画面。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因此,构图时,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中国画具有特有的笔墨技巧,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这里的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并不十分追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国画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结合来描绘对象,而越到后来,水墨所占比重愈大,现在有人甚至称中国画为水墨画。

    【考点】说明文文本内容与结构,说明对象及特征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