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何飞 潘月琴

       ①桐城文庙是明清以来桐城地方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群,是我省境内保存完整的一座孔庙。目前,桐城文庙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穿过喧嚣的大街,来到市民广场前面,便可见文庙矗立眼前。走进文庙门楼,只见上面“文庙”二字韵、力、意、法兼备,正是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桐城文庙闹中取静。全国各地都有文庙,尤以山东曲阜与北京文庙最为闻名,虽说规制大同小异,但桐城文庙没有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那般人山人海。

       ③据说:这文庙也有人多的时候,只在高考前几天,有些从各乡镇来桐城考试的学生会来文庙。沾些文气以期高考有个好成绩,这可以算是一种高考减压的途径或者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

       ④朝圣也好,祈福也罢,总归是要穿过棂星门,走上泮桥。这也是文庙的普遍规制:棂星门内为文庙中轴线建筑群的第一进院,正中隔着泮池和泮桥,同大成门相对。“棂星”是古时祭天时首先要祭的五谷之星,棂星门放到孔庙意味着要像祭天那样尊重孔子。“泮池”一名源于西周时诸侯设立的大学“泮宫”。《诗·鲁颂·泮水》云:“既作泮宫。”据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释:泮宫即学宫,泮水为学宫前的水池,状如半月形。泮池上建跨池之桥,名泮桥,因泮水而得名,平时封闭,不许一般人跨越。泮桥虽被叫做“状元桥”,但据说以前秀才便可上桥。昔日“桐城派”泰斗与学子尊崇祖师的朝拜之桥,现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美好愿望的祈福之桥。

       ⑤大成门后,便是主体建筑大成殿。几乎所有文庙的主建筑都称作“大成殿”,祭拜的都是孔子。桐城文庙的大成殿是一座以斗拱为梁柱结点的木构架抬梁式大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山顶,广24.2米,深15米,通高17米。其梁架结构和斗拱运用采用了宋辽金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技术,其中宋代斗拱大木技术为目前全省发现的孤例。

       ⑥其中,华拱成象鼻形,设计十分巧妙,直接承托檐檩。明问两攒,次间一攒,皆出60度斜拱,用一攒斗拱巧妙地两次缩短了檩条受力点的间距,使其承受力加强。1986年,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单士元、郑孝燮、张驭寰等先后考察桐城文庙,对大成殿斗拱大加赞赏,称其为“美的旋律”。

       ⑦与通常我们所见的供奉牌位不同,桐城文庙大殿内供奉有孔子及其学生塑像,包括孟子,曾子,顔子、子思子等,表达了对孔子的尊重。(选自《合肥晚报》,有删改。)

    【考点】说明文文本内容与结构,说明文写作顺序,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的语言,个性化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