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rm{.}\)实验前,小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rm{1}\):可以代替,因为镁条与氧气反应后不会产生气体
    猜想\(\rm{2}\):不能代替,查阅资料知金属镁很活泼,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组装好装置后,打开止水夹,手捂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松开手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烧杯中导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关闭止水夹,点燃镁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好塞子 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烟,剩余固体为白色带状物
    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烧杯中水从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rm{2/5}\)
    【解释与结论】
    \(\rm{(1)Mg}\)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步骤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 .
    \(\rm{(3)}\)步骤Ⅱ中,关闭止水夹的目的是 ______ .
    \(\rm{(4)}\)推测猜想\(\rm{2}\)成立的现象证据是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rm{(5)}\)该小组认为,即使步骤Ⅲ中水的体积恰好占集气瓶体积的\(\rm{ \dfrac {1}{5}}\),也不能说明猜想\(\rm{1}\)成立,理由是 ______ .
    \(\rm{(6)}\)小组中同学对镁条与瓶中气体的反应提出了进一步的猜想:甲同学认为镁条先与\(\rm{O_{2}}\)反应,乙同学认为镁条先与\(\rm{N_{2}}\)反应\(\rm{.}\)为进一步检验他们的猜想,可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镁条,点燃后迅速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待镁条熄灭后, ______ .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