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菊花组织培养的部分过程如图:

    (1)过程①利用 ______ (较高/较低)渗透压,使原生质体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存活率却因此而降低,分析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过程②细胞壁形成后,可逐渐 ______ 渗透压。
    (2)幼苗茎段带叶,就会带有 ______ ,也就有了分生组织,所以不通过 ______ 阶段就可直接形成丛状苗。过程③应在 ______ (从具体功能角度)培养基中进行,全过程对光照要求是 ______ 。
    A.早期每天24h光照,后期每天24h黑暗     B.每天一定时长的光照
    C.早期每天24h黑暗,后期每天24h光照     D.每天24h黑暗
    (二)请回答下列有关转基因问题:
    (1)利用图示质粒和目的基因培育转基因醋化醋杆菌。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其中酶切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

    (1)利用图示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______ 两种限制酶切割。若用Sau3AⅠ、BclⅠ与许多图示质粒混合,每个质粒将会有1个或多个位点被切开,最多可能获得 ______ 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在首次筛选转入了重组质粒的醋化醋杆菌时,可用 ______ 取0.1mL醋化醋杆菌悬液,涂布在添加了 ______ 的培养基来筛选。配制该培养基时,通常加入 ______ 来调节渗透压。当成功选出所需菌种进行醋酸发酵时,发酵瓶中的醋化醋杆菌通常用锯末或刨花等材料 ______ 化。
    (2)利用转基因技术(目的基因能1个或多个导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获得抗虫(E)除草剂(T)的大豆植株甲,若甲自交F1中抗虫抗除草剂:抗虫不抗除草剂:不抗虫抗除草剂=11:4:1.则导入受体细胞的基因E和T分别至少有几个? ______ 。
    A.1、1    B.1、2    C.2、1    D.2、2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