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原虫种类繁多,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为疟原虫属,通称为疟原虫。
    本属生物中有四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
    资料二:疟原虫主要有蚊和人两类寄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疟疾流行广泛,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资料三:有一种叫作奎宁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疟疾,但其对于疟疾的治疗作用仅仅是抑制,不能彻底治愈。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疟原虫对于奎宁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奎宁就越来越不起作用了。
    资料四: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又叫黄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传统中草药。屠呦呦的研究组率先用乙醚成功提取出了黄花蒿中的抗疟有效成分,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后来,青蒿素又有了其他化学合成的延伸品,如双氢青蒿素,它的治疗效果更好,全世界很多疟疾患者也因此受益。
    (1)由资料一可知,疟原虫与草履虫一样,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与细菌相比,细胞内具有 ______ ,属于真核生物。
    (2)由资料二可知,疟疾是一种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 ______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______ 。
    (3)由资料三可知,随着时间的流逝,疟原虫对奎宁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是因为在未使用奎宁之前,在疟原虫群体内由于变异,本来就 ______ (填“存在”或“不存在”)具有抗奎宁能力的个体。在使用奎宁的过程中,普通疟原虫被杀死,而 ______ 的原虫则容易存活下来,由于生物都具有 ______ 现象,疟原虫的后代就普遍具有了抗奎宁的能力。
    (4)资料四中显示黄花蒿的学名为Artemisia annuo,这种“双名法”命名,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的? ______
    A.孟德尔  B.巴斯德  C.林奈  D.达尔文
    (5)跟疟疾一样,水痘也是一种传染病,给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就能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 。
    【考点】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生物进化的原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