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科普文阅读理解】

       碳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碳酸盐、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也就是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糖类、蛋白质等),这些物质构建了生物体,同时,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这些有机物释放能量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圈。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见图1和图2)



                                                   图1                                                                                图2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二氧化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图3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

                                                                                                   图3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碳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⑶地球上的碳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和海洋中的藻类不断的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从大气中吸收这种气体,合成有机物;与此同时又通过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作用把这种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可见,地球上的碳是循环流动的。

    ⑷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明同学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同学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______________(选出一个选项即可),试着解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以后

    ⑸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等。

    ⑹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有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A.DDT的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企鹅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过去的

     C.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考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