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汪曾祺:被忽略的大师
    王 干
        上个月,《汪曾祺全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汪曾祺去世19年了,他的名字却反复地被提起,这让我感慨。但翻开当代文学史,汪曾祺的地位有些尴尬,他在潮流之外,在专章论述之外,常常处于“还有”之列。总之,这样一个大师被忽略了。
        汪曾祺为什么会被忽略?
        纵观这些年被热捧的作家常常是踩到“点”上,引发人们的关注。形成中国文学的“点”,大约由两个纵横价值标杆构成:纵坐标是沿袭已久的革命文学传统价值,横坐标则是外来的文学标准。而汪曾祺的作品,恰恰在这两个价值标杆之外。革命文学传统语境中的文学史评判规则,是以革命的价值多寡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如此,汪曾祺难以占据文学史的重要位置,很容易被划入到休闲淡泊的范畴。
        长期以来,汉学家的评价系统是通过翻译来了解中国的文学作品。汪曾祺正好是最难以翻译的中国作家之一,翻译造成的语言流失,无异于釜底抽薪。
        新时期以来的西方现代主义热潮,为何又将汪曾祺置于边缘?这要从汪曾祺的美学趣味说起。汪曾祺无疑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巨大影响,他心仪的作家正好是国内现代主义热潮中不受追捧的西班牙作家阿索林。在翻译到中国的外国作家里,阿索林还算不上响亮的名字,他在中国的影响,远远不能和那些现代主义的“明星”相比。
        而今,当中国文学回归理性,民族文化的自信重新确立的时候,汪曾祺开始释放出迷人而不灼热的光芒来。
    汪曾祺的价值首先在于连接了曾经断裂多时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作家,在文脉上是刻意要和“五四”文学划清界限的,因而,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隔着一道鸿沟,汪曾祺是填平这道鸿沟的人。汪曾祺早年的《鸡鸭名家》和晚年的《岁寒三友》放在一起,是同一个汪曾祺,而不像《女神》和《东风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郭沫若。
        现在人们发现汪曾祺在受到他尊重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外,还受到了“五四”时期作家废名的影响。废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境遇不如沈从文,但废名在小说艺术上的追求,对汉语言潜能的探索,却是不应该被忽略的。而正因为汪曾祺优雅而持久的存在,才使得废名的名没有废,才使得废名的作品被人们重新拾起,才使得文学史有了对他重新评估、认识的可能。 汪曾祺用他的作品重新照亮了沈从文,照亮了废名,也照亮了文学史上常常被遮蔽的角落。
        如果就作品的丰富性和成熟度而言,汪曾祺已将沈从文的审美精神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发展到一个新高峰。汪曾祺成功地继承了老师淡化意识形态的叙事风格和诗化、风俗化、散文化的抒情精神,但他将沈从文的视角从乡村扩展到市井,是了不起的创举。
        汪曾祺那双明亮、童心的眼睛,让他在生活中发现了一般人忽略或不以为然的诗意。像《大淖记事》《受戒》这类乡村生活的题材自然会诗意盎然。而在《岁寒三友》《徙》等市井题材的小说中,他让诗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市井在汪曾祺的笔下获得了诗意,获得了在文学生活中的同等地位。
        汪曾祺的价值还在于他用作品激活了传统文学在今天的生命力,唤起人们对汉语言文字美感的认同。早在现代主义文学风起云涌时,他就反复强调“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时过30多年,当我们在寻找呼唤“中国叙事”时,蓦然回首,发现汪曾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文本。汪曾祺还打通了文学创作与民间文学的内在联系,将知识分子精神、文人传统、民间情怀有机地融为一体。
    (选自2016年6月《辽宁日报》,有删改)(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汪曾祺在文学史上被忽略的原因。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作者为什么称汪曾祺为“大师”?请简要说明。
    【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