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 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我确实找到了了一个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没有了。 那是六月睛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 上,风吹得人东侧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酸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早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 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 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 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 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1)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虚构的一个鼓舞世人的故事。
    B.本文赞扬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一种人要听天由命的思想。
    C.本文选入课本时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并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
    D.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使牧羊人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2)请分点赏析第②段划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3)“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中的“一颗一颗”改为“一颗颗”好吗?为什么?
    (4)联系选文,谈谈你对“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的理解。
    【考点】小说三要素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