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    中央网信办组织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历时两月,百余家网络媒体的897位记者、编辑走进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15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
        在旗上留下签名的那一刻,素不相识的年轻记者们便开始为缅怀一段历史而前行。一场长达2.9万多千米的接力赛开始了。
        “用脚采访,用笔记录,用心还原,将老区人民的新颜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展现给全国人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参加湖南站采访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傅晓羚说。
        四川站可以说是此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艰辛的一段。5天走过2市(州)7县,行程1 500千米。采访团连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两座海拔超过4 000米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雪山相伴的,是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光明网记者张紫璇说,当她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时候,沉重的历史感第一次让她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甘肃站是这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远的一段,历时7天,行程近4 000千米。“当我真正亲身踏上这片土地,走进红军曾经走过、战斗过的地方时,我突然发现: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撼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冀北在她的采访心得中写道。
        一路走来,网媒记者、编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还有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一个个村落。现如今,这些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
        “房子面积200余平方米,楼上楼下共7个房间,家里6个人住,很宽敞。”83岁的村民华从祈两年前入住新楼,感到舒适和满足。8月22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了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实地探访,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当年,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全村共有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2012年以前,华屋村村民们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村里没有汽车、空调、燃气灶……而如今,华屋村建成了66套具有客家风情的住宅,每户占地面积90平方米左右,两层半的小楼建筑面积共225平方米左右,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除了新农村改造,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村淘”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在蔬菜基地务工,一个月下来能拿到1 800多元工资,日子比原先好多了。”江西省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的李考凤谈起现在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
        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建立保障性住房;产业扶贫,红色旅游,用“互联网+”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革命老区因地制宜,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小康。
        每到一个采访点,讲解员、村干部、村民都被手机、录音笔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为了追求报道的时效性,记者们一回到大巴车上就整理思路、编发微博,所见所思即刻从指间传播开来。
        每天,赶路行程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工作的结束。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成了采访团小伙伴们的“共识”。
        “重走长征路,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是南方网编辑王瑭琳为稿件起的标题。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大都是80后、90后。这群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
        活动期间,新浪微博开设“长征路上奔小康”和“筑梦长征路”两个微博话题。参与活动的记者、编辑们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截至10月18日,相关微博已发布20.4万条,阅读量突破10.2亿。除此之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两微一端开设专题专栏百余个。全网共发布图文、视频、H5、VR等各类新闻5.9万余篇。
    (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中央网信办组织近900位记者、编辑走进革命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采访的主题是“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
    B.接力赛中路途最艰辛的一段是四川站,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让记者有喘不过气的感觉,他们表示“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撼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
    C.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都因地制宜,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D.采访引起强烈反响,记者每到一个采访点,都被当地村干部、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记者们只好回到大巴车上再整理思路、编发微博。
    E.在采访的途中,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陶醉于那一段光荣历史带给他们的震撼,对其他方面都无暇顾及。
    (2)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用脚采访,用笔记录,用心还原”?
    【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