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董朴受经,年二十余,游京师,上执政书,陈时政八事,宰相不能尽用之。时仁宗在潜邸,或荐结充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仁宗嘉纳焉。大德十一年,以结为典牧太监,近侍以进,结言:“昔唐庄宗好此,卒致祸败,殿下方育德春宫,视听宜谨。”仁宗优纳之。
        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属邑巨鹿沙河有唐魏征、宋璟墓,乃祠二公于学,表其言论风旨,以厉多士。改东昌路,境有黄河故道,而会通堤遏其下流,夏月潦水,坏民麦禾。结疏为斗门以泄之,民获耕治之利。至治二年,参议中书省事。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未几,除吏部尚书,荐名士宋本、韩镛等十余人。
        泰定元年春,进士,以结充读卷官。迁集贤侍读学士、中奉大夫。是岁,诏结知经筵,扈从上都。结援引古训,证时政之失,冀帝有所感悟。闻之,亦召结等进讲,结以故事辞。
        元统元年,中宫命僧尼于慈福殿作佛事,已而殿灾,结言僧尼亵渎,当坐罪。左丞相疾革,家人请释重囚禳之,结极陈其不可。先时,有罪者,北人则徙广海,南人则徙辽东,去家万里,往往道死。结请更其法,移乡者止千里外,改过听还其乡,因著为令。至元元年,诏复入翰林,养疾不能应诏。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
    (节选自《元史•列传六十五》)(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B.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C.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D.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史,官职名。史官之长,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
    B.俳优,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其表演以科诨为特色,兼音乐、戏剧、歌舞。
    C.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皇帝对会试录取的举人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
    D.中宫,秦汉以后王后演变成皇后,则用来称皇后居住的宫室,或称皇后本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结自幼聪颖,过目不忘。他曾跟随太史董朴学习经书。二十多岁时,游学京师时,向宰相尚书陈述了有关时政的八件事务,但未被全部采用。
    B.王结借古讽今,直言劝谏。大德十一年担任典牧太监时,曾经劝谏仁宗莫学当年唐庄宗宠幸艺人而招来祸败,宜视听谨慎,仁宗高兴地接受了意见。
    C.王结为官注重教化,为民解忧。在学校修魏征、宋璟墓二公祠,表彰他们的言论风度,以此劝勉士人。在东昌路时疏通会通堤河道,使百姓获耕种之利。
    D.王结为官公正,为人宽厚。元统元年,僧尼受命在慈福殿做佛事,不久殿中起火,王结说僧尼虽轻慢,但可以免罪;还请求更改关于流放囚犯的法令。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荐结充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仁宗嘉纳焉。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