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屈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②,争宠而心害③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④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⑤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既绌⑥,至於江滨,被⑦髪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⑧乎!”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注解:

    ①博闻强志: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②同列:同在朝班,即同事。 ③害:妒忌。  ④属:写作。  ⑤伐:自我夸耀。   ⑥绌:通“黜”。贬斥,废退。   ⑦被:通“披”。

    ⑧温蠖(huò):指世俗的尘垢。


    (1) 加下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面句子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考点】文言文主题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文断句,文言文内容理解,文言虚词,词类活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