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甲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①更定矣,余②拏一小舟,拥③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更定:晚上八点左右②拏(ná):撑船③毳(cuì)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④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一片弥漫  

    (《湖心亭看雪》)

    (1) 下面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2) 下面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考点】通假字,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文内容理解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