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不以千里也。 ______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
    ③一食尽粟一石 ______
    ④穆公 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3)(甲)(乙)两文主旨之比较。请根据提示填空。 
    ①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 ______ 。
    ②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 。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翻译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