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2006年山中伸弥等科学家把4个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特异性基因导入成年小鼠细胞,使其变成胚胎干细胞样细胞,他们把这些细胞命名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某科研小组将某一胚胎的ES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分别移入遗传背景相同的小鼠体内,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一中的ES细胞来源于囊胚中的______(填数字);图二中成纤维细胞转变为iPS细胞,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__过程,成纤维细胞一般选择传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
    (2)与图一相比,图二中将导入特异性外源基因的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获得iPS细胞团,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其优势是______.
    (3)克隆培养iPS细胞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早期研究发现在 iPS 细胞诱导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不具备干细胞功能的细胞,若用维生素 C 处理,能显著提高iPS细胞的诱导成功率,其原因是______.
    (4)研究人员将iPS细胞团注射入缺乏T细胞的小鼠体内,细胞团能继续生长.由此可推测图二中iPS细胞团逐渐退化的原因是______.
    【考点】动物细胞培养,胚胎干细胞移植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