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乙)胭脂色的早霞,像一片片火绒似的升起在北京西郊颐和园的上空。庄严的佛香阁,缥缈的排云殿,恬静的石坊,婀娜的十七孔桥以及那昆明湖水的十里清波,都被笼罩在一片柔和而又显得幽暗的红光里。整个颐和园,好像还没有睡醒。无论是绿色的树阴,灰色的墙垣,金黄色、瓦蓝色、绛紫色的琉璃瓦,都以其本来的色调,同红色晨霭溶合成一种梦境般的朦胧、梦境般的美。微风不起,水波不兴,暗香扑鼻,夜寒犹存。此时此际的颐和园,真是静极了,美极了。静得叫人生畏,美得令人沉醉。
    (1) 甲文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2) 文章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体裁的文章主要表达方式也不同,但往往在表达方式上也有共同点。甲文以_____________为主,乙文以_____________为主。分别从甲文和乙文的最后一句找出甲、乙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
    (3)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2)整个颐和园,好像还没有睡醒。(        )
    (4) 请把乙文“胭脂色的早霞……而又显得幽暗的红光里。”这两句改写成有关颐和园的说明文字。
    【考点】说明文文本内容与结构,说明文的语言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