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迹诗书传记百家之文,二帝三王之所以基太平而泽后世,必日礼乐云,若政与刑,乃其助尔。礼节之,乐和之,人已大治之后其谓助者几不用矣下三王而王者亦有识礼乐之情者乎其所谓礼乐如何也?儒衣冠而言制作者,文采声音云而已。基太平而泽后世倘在此邪?宋之为宋久矣,礼乐不接于民之耳目何也?抑犹未可以制作邪?董仲舒、王吉以为王者未制作,用先王之礼乐宜于世者,如欲用先王之礼乐,则何者宜于世邪?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人已大治之后其谓助者几不用矣下三王而王者亦有识礼乐之情者乎其所谓礼乐如何也?

    (2)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是     _____(朝代)的     _____(姓名)。
    (3)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作者对于“礼乐”与“政刑”的态度。
    【考点】文言文的断句及翻译,把握文章的情感和观点态度,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