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A】《过雪山草地》(歌词)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B】《老山界》选段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C】

    飞向太空的“长征”

    ①建国以后,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是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②“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在中远程导弹上加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制成的,1971年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天;“长征二号”,是把洲际导弹弹头换成卫星制成的;“长征三号”是发射定点通信卫星的,具有二次启动能力,成功地发射了多颗定点通信卫星;“长征四号”是三级火箭,第三级使用常规推进剂,曾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世界认识并重视了中国的航天运载能力。

    ③类似“长征二号”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是上海生产的。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一次将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创造了“一箭三星”的奇迹。这一新成就,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④1985年,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到1996年,11年中,研制出8种型号;1997年9月,又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至此,我国的火箭发射范围覆盖了低轨道、中高轨道、高轨道等太空轨道。低轨道运载能力从3.5吨到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4吨。“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成功后,高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长征”火箭,已经可以发射世界主要卫星厂商生产的不同轨道、不同重量的卫星,成功地为国外用户发射了十余颗卫星,与用户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⑤1997年9月1日22时,“长征2号丙”改进型火箭,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种火箭共有3级,全长约40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为213吨。它是在“长二丙”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分配器。改进后的火箭运载能力增大,结构和性能实施了调整,并成功地运用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卫星整流罩技术。

    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先进,发射成功率高,入轨程度高,具有极高的信誉。因此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1) 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 从材料【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3) 材料【C】中第①段加下划线的“之一”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 结合三则材料,简要阐述“长征精神”的内涵。

                                                                             

    【考点】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文本内容与结构,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综合性学习,文章主要内容与主题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