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乙】尝读六国世家,窃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

    【丙】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六国,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拥有)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明·李桢《六国论》)

    (1)  对下列文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四无事之国佐寇之韩魏      当:抵挡 

    B. 窃天下之诸侯                       怪:责怪      

    C. 以二国秦                              委:对付

    D. 秦无异也                              视:比较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以阴助急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B. ①不赂者赂者丧                  ②故为之文

    C. ①虑患疏,而见利之浅        ②师道不传也久矣

    D. ①常之深思远虑                  ②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B. 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C.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D.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4)  下列对以上文章内容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以地赂秦”,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它们也因别国“赂秦”而灭亡。

    B. 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不能真       正帮助韩、魏两国,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C. 苏洵的《六国论》全文以历史事件来论证,兼有形象的比喻说理;而苏辙《六国论》节选部分以议论说理为主。

    D. 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有利地势,又未得到“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天下。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4分)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3分)

    ③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3分)

    【考点】文言文的断句及翻译,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古今异义,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