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美为尽在已。顺流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曰:‘闻道日,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翻译下面语句。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段中两个通假字是:       通      ,       通       。
    (3) .请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               
    (4) .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文吕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C.“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比照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

    D.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考点】文言文的断句及翻译,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通假字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