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乐  水
                                     贾祥伦
      我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不是聪明人,但却十分喜欢水.
      有一首写水的诗歌,也不知从哪儿抄来的,早已背得精熟,还常常用来自勉:“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间焉能留得住/终向大海作波涛.”
      水是有灵气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水的精神是可贵的,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自我陶醉的时候,水的“穿山透地不辞劳”的气魄,“到底方知出处高”的追求,“溪间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终向大海作波涛”的执著,都给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声,催我自省,催我开拓.
      我喜欢水的安分随时.你无论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适应:放在盆里,变作盆形;放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咆哮;装进试管烧杯,也能安稳闲静.水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就是创造能力.人不也是如此吗?首先是生存和适应,然后才是发展和创造.试想,那种能官能民、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苦能乐的人,不就是具备这诸多能力吗?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没有安分随时的处世本领,还真不好做人.
      我喜欢水的随机应变.在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本领,颇为人称道.我们平常看到的水,是液体的、流动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会凝结成冰,宏伟巨大的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壮美形象;遇到天气炎热,它又可以变为升腾的水蒸气,由地面飞到山顶,飞上无尽的苍穹,变成云,变成霞,以展示柔美多彩的身姿;有时候它又借助太阳的眼睛,在天上凌空架起七彩的虹桥,诱发人们丰富的想像;有时又会在海上湖面,凭空变成一座城市,一片仙境,那就是有名的海市蜃楼.水的这般神奇的变化,是令人羡慕和神往的.人当然不会像水那样一忽儿流动,一忽儿矗立,一忽儿飘曳,但人的变化还少吗?想到人的那种对外多侧面的变化,不也是奥妙无穷吗?两面三刀者有之;阳奉阴违者有之;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者有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里不也是要扮演多种角色吗?水万变不离其宗,人也万变不离其宗才好,人总是人嘛!
      我喜欢水的不甘寂寞.水往洼处流,这是水有目标的运动,它总是朝那一个目标流啊流,永不休止,永不歇脚.在运动中决不寂寞,永远歌唱.一时寂寞,它便死亡,一潭死水便是. 你听,水在天上歌唱;水在海里奔腾呼啸着歌唱;水在山洞滴答滴答地歌唱…水歌唱着生存,歌唱着生活.水的可贵就在于它不甘寂寞,不甘寂寞便不会寂寞,不甘寂寞也才会有快乐和幸福.是的,萨特是说过人生就是痛苦,但痛苦是幸福的源泉,这源泉的开凿,需要不甘寂寞.
      但我更喜欢的是水柔能克刚的精神,这一精神是水的魂.对此,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这样阐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可谓鞭辟入里之论.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柔情若水,感情柔到像水一样就到了极限了.但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大海边的礁石,可谓坚强无比,但被浪花咬得全是窟窿.
      韩信当年受胯下之辱,后来又挂了相印算不算柔能克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战胜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刚?而生活里边又有多少柔能克刚的例子!柳枝条是柔弱纤细的,在疾风暴雨中完好无损算不算柔能克刚?在自然界,新生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事物总是充满生机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人法自然,就是“守柔”,守柔若强.
    (1)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在文中“言”的“志”是什么?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3)品味语言.
    ①“人在世上
    ,犹如刀在石上磨.”把“炼”换成“活”行吗?请说明理由.
    ②“大海边的礁石…但被浪花
    得全是窟窿.”把“咬”字换成“冲”行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文中例句各仿写一句话,要求上下文句式一致,表达同样的主题.
    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战胜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刚?
    ②柳枝条是柔弱纤细的,在疾风暴雨中完好无损算不算柔能克刚?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