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故乡的那棵树
                                    周保林
      ①进城多年了,我总是时刻想起我的老家,更想念那棵五人合围的柿子树.
      ②那是一棵伟岸、绮丽的大树.主干笔直,约两米高处,生了个树丫,由一棵变成了两棵;其中一个分枝离地面只有一人高,横空出世,像条长虹.一个四季,树上树下,生机勃勃.春天,树叶苍翠欲滴,含苞欲放,大树摇曳着一树春光,成了鸟儿寻偶嬉戏和蜜蜂采蜜之处.夏天,青果累累,挂满枝头,阳光从树叶渗透出来,柔柔软软,呈现着青春的美姿;下雨时,只闻树上笃笃响,却只滴下几点儿,美极了.秋天一派缤纷,一个个鲜红的果子,像一盏盏小红灯笼,藏身于斑斓多姿的金黄色叶间,飘出一阵阵香味.冬天,树枝光了,露出结实的身躯,最美还是雪天,银装素裹,简直成了一棵银树.
      ③树下是我们的生活区,又是我们娃娃们的游戏场所.一清早,太阳刚染红了树尖,树下便忙开了.大人们洗衣、做饭、备家具.小孩们割猪草、拾牛粪.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早饭后,爷爷将一根藤条烟袋杆往嘴里一衔,要我给他点上火,坐在树根上,悠闲自得地吐着烟圈儿,摸着山羊胡,给我们讲故事.记得有一次,我问爷爷这棵树是哪年长出来的.爷爷笑了笑,神秘地说:“我也弄不清,只记得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曾问过爷爷,他说,他一出生就看到树有这么大.”
      ④有时故事听腻了,我们几个光屁股娃娃,便揪着那个横枝打吊吊,树枝一弹一弹的,悠悠然,飘飘然.这时,我想起爷爷讲的朱元璋的咏蛙诗:“独坐井畔似虎形,绿荫树下掌乾坤.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出声.”这树下,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乾坤”.
      ⑤晚间,村下是最热闹的地方.尤其是夏天,这里成了乘凉、游乐的佳境.左邻右舍地男女老少,都带上板凳,茶杯,男人摇着扇子,在树下聊天,妇人则借着凉风,织毛衣,纳鞋底,边干活,边听人讲故事,算计算计今年的收成,一个接一个笑话,从树间渗出,回旋于空中,我们一些小伙伴,便穿插其间捉迷藏.有次不慎将张三爷的椅子绊倒,让他跌了个脚朝天.张三爷爬起来拍拍裤子,笑骂着说:“你们这帮小鬼!”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夜深了,人们还舍不得离去.
      ⑥立秋过后的第四天,是我家收柿子的传统日子.这天爷你搬把椅子坐在树下,看着我父亲收采.收摘柿子要用特殊工具,一根长的篙,一端安上一个小篾篓,一个一个收摘,以便完好无损地收进来,进屋后用罐子封好,约半个月,当柿子又红又软时,才能品尝,那味儿又甜又香,比荔枝还要好吃!爷爷说:“柿子不能独吃,要给邻居送.金果果,银果果,大家吃了多结果.”
      ⑦如水的岁月匆匆而去,柿子树在票子里许多人脑海中也许荡然无痕迹了,但    ,尤其我每次回到家时,它的高大身影就浮现在我们眼前.是它庇佑了我们一家人,我永远忘不了它.
                                                                (选自《中学语文》,略有改动)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这树下,就是我们小孩子的“
    ”.  乾坤:    
    今年的收成.         算计: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自然段,作者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着重从视觉角度描写柿树,突出了大树“绮丽”的特点.
    B.文章从爷爷“柿子不能独吃,要送给邻居”这一句朴素的话语可以看出:乡村虽然生活十分贫穷,但人与人和谐相处.
    C.文章写在树下人作生活劳作,孩子们尽情嬉戏的场景,非常生动鲜活,极富生活气息,这是作者善于积累生活的结果.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流畅,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深情,以及柿树被人淡忘的淡淡的怅惘之情.
    (3)试根据上下文填写第⑦段空白的句子.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写孩子们玩耍的几个生活场景.
    (5)故乡的树美,故乡的人也美,请
    ,说说故乡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至少答出三点)
    (6)文章主要运用了寄情于物和细节描写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
    作简要分析.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