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菏泽牡丹
                                       汪曾祺
        ①谚云:“谷雨三日看牡丹”.今年的谷雨是阳历四月二十.我们二十二日到菏泽,第二天清晨去看牡丹,正是好时候.
        ②初日照临,杨柳春风,一千亩盛开的牡丹,这真是一场花的盛宴,蜜的海洋,一次官能上的过度的饱饫.漫步园中,恍恍惚惚,有如梦回酒醒
        ③牡丹的特点是花大、型多、颜色丰富.我们在李集参观了一丛浅白色的牡丹,花头之大,花瓣之多,令人骇异.村支书指着一朵花说:“昨天量了量,直径三十五公分”,古人云牡丹“花大盈尺”,不为过分.他叫我们用手掂掂这朵花.掂了掂,够一斤重!苏东坡诗云“头重欲人扶”,得其神理.牡丹花分三大类: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八大色:黄、红、蓝、白、黑、绿、紫、粉.通称“三类、六型、八大色”.姚黄、魏紫,这里都有.紫花甚多,却不甚贵重.古人特重姚黄,菏泽的姚黄色浅而花小,并不突出,据说是退化了.园中最出色的是绿牡丹、黑牡丹.绿牡丹品名豆绿,盛开时恰如新剥的蚕豆.挪威的别伦•别尔生说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他大概没有看到过中国的绿牡丹.黑牡丹正如墨菊一样,当然不是纯黑色的,而是紫红得发黑.菏泽用“黑花魁”与“烟笼紫玉盘”杂交而得的“冠世墨玉”,近花萼处真如墨染.堪称菏泽牡丹的“代表作”的,大概还要算清代赵花园园主赵玉田培育出来的“赵粉”.粉色的牡丹不难见,但“赵粉”极娇嫩,为粉花上品.传至洛阳,称“童子面”,传至西安,称“娃儿面”,以婴儿笑靥状之,差能得其仿佛.
        ④菏泽种牡丹,始于何时,难于查考.至明嘉靖年间,栽培已盛.《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现在全国各地名园所种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凡称某处某物甲天下者,每为天下人所不服;而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
        ⑤牡丹的根,经过加工,为“丹皮”,为重要的药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菏泽丹皮,称为“曹丹”,行市很俏.
        ⑥牡丹是长寿的.菏泽赵楼村南曾有两棵树龄二百多年的脂红牡丹,主干粗如碗口,儿童常爬上去玩耍,被称为“牡丹王”.袁世凯称帝后,曹州镇守使陆朗斋把牡丹王强行买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凯的公馆里,不久枯死.今年在菏泽开牡丹学术讨论会,安徽的代表说在山里发现一棵牡丹,已经三百多年,每年开花二百余朵,犹无衰老态.但是牡丹的栽培却是不易的.牡丹的繁殖,或分根,或播种,皆可.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一个杂交的新品种的栽培需要十五年,成种率为千分之四.看花才十日,栽花十五年,亦云劳矣.
        ⑦告别的时候,村支书叫我们等一等,说是要送我们一些花,一个小伙子抱来了一抱.带到招待所,养在茶缸里,每间屋里都有几缸花.菏泽的同志说,未开的骨朵可以带到北京,我们便带在吉普车上.不想到了梁山,住了一夜,全都开了,于是一齐捧着送给了梁山招待所的女服务员.正是:菏泽牡丹携不去,且留春色在梁山.
                                                          (选自汪曾祺《草木春秋》,有删改)
    (1)赏析第二段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2)第③段写别伦•别尔生的话,目的是    
    第⑥段写安徽代表的话,目的是    
    (3)“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4)根据本文内容分析,为什么说“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