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乙】中国人的自信从何而来  
                                        芮成钢
    [1]从哪里寻找自信
    一所大学请我去演讲,我问了大学生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你有自豪感吗?大家一致回答,有!我问:那到底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自豪感呢?有人回答是长江、长城,也有回答是经济的高速发展、5000年的文明、文字,奥运、火箭升空…
    我紧接着又问:假如清晨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菲律宾人,你还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或者,你变成了一个卢旺达人,生活在非洲,经历过种族屠杀,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你还能够自信地面对全世界吗?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我能体会到,学生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信”的含义,大多数人都不能从自我中寻求自信.
    [2]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什么
    我刚到耶鲁大学时,同班同学互相做自我介绍,有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同学给我印象很深.他在介绍自己时,讲解得特别详细:“我的名字(Vincent Perez)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典型的英语名,第二个词是典型的西班牙语名,我的名字包含着菲律宾曾作为殖民地国家受多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他没有感到自卑,用平和的音调回顾了菲律宾的历史.他的自信来自于一种信念:没有人可以因为非我以外的东西来贬低我,没有人可以因为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贫穷来轻视我.
    2007年,我参加了北京宏志班的新年联欢会.孩子们各有各的故事,经济上的困难不但没有能带走他们的笑容与快乐,反而造就了他们超人的毅力和勤奋、朴素的态度与性格.在他们教室的墙角,小山似的堆满了空可乐瓶和饮料罐,这些都是从不喝饮料的他们大大方方地到其他班级和学校捡来的.这些废品让他们攒出了几百块钱的班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了一种自信.
    差异既然客观存在,我们就应该坦然地面对.在人格上全世界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真正的自信应该来自于深植于心的这种信念.
    [3]中国人的自信
    一个人的自信和自尊,以及独立的人格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通过强调历史,强调遗产,甚至强调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来的.四大发明怎么样,有四百大发明又怎么样?请到镜子中去看一下自己,从外套、上衣、裤子,到衬衣、内裤,上上下下,都不是我们发明的.因此简单地比较谁发明了多少东西没有意义.泰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就在我的家乡,我热爱黄山,但是,我知道世界上还有比黄山更壮观、更雄伟的,难道因为世界上还有黄石公园、乞力马扎罗山、富士山,我就自卑了?
    我们不用依赖历史的传承,不用依赖多么惊人的GDP增长速度,我们完全可以追求能够让自己幸福的目标.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世界上的人不因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是否有悠久的历史,也不因为人口多少,国土面积的大小而在自信上有所差异.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相信平等,相信自己.我们不用太在意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如何评价我们.将目光转向自己,自信也许更加长久和坚实
                                                       (选自《青年文摘》2009.4,有改动)
    (1)甲、医两文都谈到“中国人的自信”问题,但论证的重点不同.两文的论点分别是:
    甲文的论点是:    
    乙文的论点是:    
    (2)联系原文,辨析甲、乙两文句子中的“中国人”所指的对象.
    甲文中“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指的是:    
    乙文中“中国人的自信从何而来”指的是:    
    (3)由于时代背景和协作对象不同,甲、乙两文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乙文第(2)部分列举了两个例子(自菲律宾同学的自我介绍和宏志班孩子们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5)联系乙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6)读了乙文,请你对那些因为生活不如别人,或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的同学说几句鼓励的话.
    【考点】字词的含义,论据作用,概括论据,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